3月20日上午,老年精神科病房里热闹非凡,20余位老年患者和家属围着五彩手工材料,边学睡眠知识边做助眠挂饰。这是科室特别为记忆力减退、睡眠障碍的老年患者设计的"守护夕阳,好梦相伴"主题活动。
【知识课堂:护师变"睡眠导师"】
主管护师张雷萍举着彩色图示卡片,用"三个要三个不要"教老人记牢睡眠诀窍:"每天要晒太阳、睡前要泡脚、午睡别超半小时;晚上不要喝茶、别在床上玩手机、睡不着别硬躺"。她还揭秘了病房查房时发现的"助眠神器"——一位奶奶用旧毛衣自制的抱枕,现场教家属通过调整卧室灯光、摆放安心物品等简单方法改善老人睡眠。
【手工疗愈:扇子驱散失眠烦恼】
知识讲座后,护士们搬出彩纸、干花和铃铛材料包,带着老人们动手制作"安眠祈福扇"。一位患者阿姨把药盒里的铝箔纸剪成月亮贴到扇面:"这个小月亮挂床头,睡不着就看看它,想起护士教深呼吸的法子"。现场大部分老人都完成了作品,这些融入睡眠提示的手工挂饰将挂在患者床头,成为每日健康提醒。
"原来我总半夜叫护士,现在知道开小夜灯、捏减压球就能自己平静下来。"参与活动的李爷爷说道。科室护士长表示,这类"知识+实操+视觉提醒"的组合干预,能让认知功能下降的老人更好掌握睡眠技巧,后续还将开展"助眠打卡计划",用更生活化的方式守护老年患者的睡眠健康。
文、图:杜可敬、丁飞,编辑:孙淑芳,编审:谢庆华,审核:欧阳泽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