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月24日,安庆市第六人民医院儿少精神科迎来一项革新性治疗工具——“虚拟现实(VR)心理训练系统”的正式试运行。作为医院重点打造的“三新项目”(新技术、新设备、新疗法),该系统凭借沉浸式体验、个性化方案、高互动性三大核心优势,甫一启用便赢得患儿及家长的高度赞誉,标志着我院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干预正式迈入数字化、智能化新阶段。
技术赋能:解锁心理健康新路径
安全“练”场,直面心结:系统通过VR设备构建安全可控的虚拟环境,涵盖社交焦虑模拟、注意力集中训练、情绪调节练习等多种场景。患儿可在无现实压力的虚拟世界中,反复演练应对策略,尤其适用于社交恐惧、场所焦虑、情绪障碍及注意缺陷多动障碍(ADHD) 的干预。
“看见”情绪,精准调节:整合心率监测、眼动追踪等生物传感器,系统能实时捕捉患儿生理反应,动态调整训练难度。同时,通过可视化反馈(如颜色变化、进度条),帮助患儿直观理解自身情绪波动,显著提升自我觉察与调控能力。
趣味闯关,告别抗拒:针对儿少心理特点,巧妙将治疗目标融入游戏化任务(如“情绪星球探险”、“社交城堡挑战”)。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极大提升了患儿的接受度和参与意愿。多位家长反馈:“孩子主动要求来‘玩’训练,这是以往难以想象的改变。”
患儿与家长:从体验到惊喜。
“戴上VR眼镜就像进入了一个新世界,和‘虚拟同学’说话,我不再害怕了。”首位体验者、15岁的小悠(化名)兴奋地分享感受。她的母亲补充道:“几次训练后,能明显感觉孩子情绪平稳多了。系统生成的详细进展报告,也让我们更清晰地看到孩子的每一步成长,心里更有底了。”
专家视角:突破局限,未来可期
项目负责人陈亚琛副主任医师指出:“VR技术有效突破了传统心理治疗的时空与表达限制,为那些低龄、语言表达能力弱或社交困难的患儿提供了全新的干预窗口。效果令人鼓舞。” 他透露,未来科室将结合人工智能(AI)技术,进一步优化场景智能适配,致力于打造集“精准评估-个性干预-效果追踪-康复支持” 于一体的全链条心理健康服务新模式。
创新引领,守护成长
作为省内率先探索VR心理治疗的儿少精神专科团队,我院始终秉持 “科技创新”与“人文关怀”并重的理念。此次VR系统的成功落地,不仅丰富了我院儿童青少年心理干预的“工具箱”,更以其高接受度、强互动性的特点,为患儿搭建了一座通往更好心理状态的桥梁,让治疗过程变得更温暖、更有效。
温馨提示:
目前,该VR心理训练系统适用于6-18周岁的患儿。为确保治疗效果,需经专业评估后预约使用。欢迎有需求的家长通过医院官网或致电儿少精神科(0556-5208611)咨询详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