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理健康指南

首页 - 心理健康指南

心境障碍(情感性精神障碍)

发布时间:2020-05-12 10:09来源:浏览量:

一、什么是心境障碍?

心境障碍又称情感性精神障碍,是以明显而持久心境高涨或低落为主的一组精神障碍,并有相应的思维和行为改变。病情重者可有精神病性症状。大多数患者有反复发作的倾向,间歇期基本缓解,预后良好,部分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。
心境障碍的病因与发病机理迄今未明,可能与遗传、生化、生理、内分泌及心理社会等因素有关。
二、心境障碍的主要表现有哪些?
心境障碍在临床上可表现为躁狂和抑郁两种截然相反的极端。
1、躁狂症的典型症状——所谓“三高”症状,即情感高涨、思维奔逸和活动增多。
(1)情感高涨:这是躁狂症的主要原发症状。表现为轻松愉快、热情乐观、兴高采烈、无忧无虑,感到生活绚丽多彩,自己无比幸福和快乐。这种愉快的心境具有相当的感染力。有时情绪可以不稳定,有易激惹性,可因细小琐事而大发雷霆,以敌意或暴怒对待别人的干涉和反对,听不得一点反对意见,这种情绪常持续时间短。
(2)思维奔逸:指思维联想速度明显加快,表现为言语增多、高谈阔论、滔滔不绝,自觉变得聪明,大脑反应敏捷,言辞夸大,说话漫无边际,认为自己才华出众,能力过人,有地位和财富,神通广大等。严重时可达到夸大妄想的程度。
(3)活动增多:意志行为增强,表现为精力旺盛,活动明显增多且忍耐不住,时刻忙碌不停,喜交往,爱凑热闹。与人一见如故,好管闲事,但做事虎头蛇尾,一事无成。办事缺乏深思熟虑。行为轻率,举止粗野,不计后果,好乱花钱,过度消费日用品或奢侈品。
(4)其他症状:常伴有睡眠需要减少,终日奔波而不知疲倦。同样,性行为的需求和兴趣也增加,偶可出现兴之所致的性行为。自知力可缺乏。发作严重时,呈高度兴奋状态,表现为活动紊乱伴攻击行为;也可出现意识障碍、错觉和幻觉及思维不连贯,临床上称为谵妄性躁狂。
2、抑郁症的表现概括为“三低”症状——即情绪低落、思维迟缓和意志消沉。这三种症状是典型的重度抑郁症的症状,不一定出现在所有的抑郁症病人中。目前将抑郁发作的临床表现分为核心症状,心理症状群与躯体症状群三个方面。
(1)核心症状:诊断抑郁症时至少应包括此三种症状中的一个。
情绪低落:患者体验到情绪低,悲伤,诉说自己心情不好,高兴不起来,有度日如年,生不如死的感觉。对前途感到失望,认为自己无出路,产生绝望感。对自己的现状缺乏改变的信心和决心而感到无助。认为自己活着毫无价值,一无是处而感到无用。
兴趣缺乏:对各种以前喜爱的活动,甚至任何事物都缺乏兴趣,离群索居,不愿见人。
乐趣丧失:无法从生活中体验到乐趣,缺乏愉快感。
通常我们将上述概括为“五无”症状,即无精力、无希望、无助感、无用感、无意义。这五个症状是互相联系的,可以在一个病人身上同时出现,互为因果,也有不少病人只以其中某一二种突出。
(2)心理症状群:焦虑常常与抑郁伴发,而且经常成为抑郁症的主要症状之一;自责自罪,严重者可达妄想程度;患者在严重抑郁而产生绝望或自责自罪基础上产生自杀观念和行为,约2/3抑郁症患者有过自杀观念,10%-15%有自杀行为,偶尔可有“扩大性自杀”,患者在杀死他人后再自杀;有些患者可出现精神运动性迟滞,表现为行动迟缓,讲话语音低沉,思维活动过程也缓慢,工作效率下降,严重者可以达到木僵的程度。另外,还可以出现幻觉、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,其内容大多与心境协调一致。
(3)躯体症状群:睡眠障碍是抑郁症最常伴随的症状之一,以早醒和睡眠减少居多;食欲减退和体重减轻较常见;非特异性躯体症状如疼痛,周身不适,胃肠道功能紊乱,心慌气短乃至胸前区疼痛等而常在综合医院门诊游荡。还可出现性功能减退,精力丧失,缺乏动力。
另外,患者的症状呈晨重晚轻变化是“内源性抑郁症”的典型表现之一。
三、如何治疗心境障碍?
提倡早期发现,早期治疗。
1、躁狂发作治疗
(1)药物治疗:
药物治疗的原则是正确诊断,坚持个体化用药,目的在于彻底控制患者兴奋症状,减少因躁狂发作所致的冲动伤害行为,稳定患者的情绪,恢复患者的社会功能。
常用的抗躁狂药(如锂盐)是治疗躁狂病人的首选药物之一。
(2)心理治疗:
主要为辅助治疗,尤其在维持治疗阶段显得格外重要。
2、抑郁发作治疗
(1)药物治疗:
原则:正确诊断,全面考虑患者的临床特点,选用有效的、副作用小的抗抑郁药物,坚持个体化用药和全病程治疗原则,全面控制抑郁症状,彻底解除患者的痛苦,有效地防止自杀、自伤行为的发生,降低致残率,恢复患者的学习、工作和生活能力。
(2)心理治疗:
可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有关临床资料,决定单用或合用心理治疗。下列几种情况比较适用心理治疗:①患者自愿首选心理治疗或坚决排斥躯体治疗;②有明显抗抑郁药的使用禁忌;③明显的心理社会因素导致的抑郁。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有:支持性心理治疗、精神动力学治疗、认知行为治疗、人际心理治疗等。


返回列表页
上一篇:儿童青少年期的精神障碍
下一篇:精神分裂症